top of page

草原 ── 基督教死後生命觀之想像



歌詞︰

《草原》 作曲:Hokiyan@atempo 作詞:Mel@atempo 飄呀飄那蒸氣終結在冷凝 飄呀飄米色隔簾跳躍迎風 燈光如霧似煙火 如夢似花海陶醉白光 機器攪轉心跳呼氣在奏鳴 吸兩口氣清潔感覺刺著鼻 擔心 還是會擔心 還未看得清遙遠國邦 薔薇盛放漫山青草和雛菊 如若幻覺 絕嶺溪水流轉透亮 陽光耀眼 像最初 可清風撲面奔跑上草原又再遇見 要尋覓你 重遇你若記得當初約定 要沉下去 埋下去 若化土 也從來未怕 看 漫山青草和雛菊 薔薇盛放 絕嶺溪水流轉透白明亮 陽光耀眼 像最初 可清風撲面奔跑上草原又再遇見 薔薇盛放 絕嶺溪水流轉透白明亮 陽光耀眼 像最初可清風撲面奔跑上草原又再遇見

作者的話︰

《草原》是 A tempo 比較受人認識與喜愛的作品,由何淇作曲,喵填詞。記錄何淇回憶在醫院送別病危的祖母的回憶。醫院的燈光,刺鼻的氣味,成為了回憶之中深刻的片段。寄盼親人可以在廣闊的草原中不再痛苦,即使化為了土,埋在地裏,一旦看到漫山翠綠或開遍雛菊、薔薇、溪水流轉,在絕美的景色之中,如像最初,我們可以在回憶中尋覓或重遇,就像約定了要再見一樣。 想起過去一年自己面對失去親人,也學習與哀傷的家人同行。希望這首歌可以為經歷過與親友分離的憂傷的心帶來一點安慰。

創編的話︰

《草原》一曲,歌詞帶出一種渴望與離世者再次相遇的寄盼,究竟我們能否與終末與當下的離世者再相見?如果離世者並未相信基督,是否一定陰陽永隔?

基督教的死後觀念,主要分為馬丁路德主張的「靈魂睡眠說」以及「居間狀態說」

「靈魂睡眠說」是引用帖撒羅尼迦前書的記載︰「死了就睡了」,因此離世者要到終末主再來時才會甦醒,因此死後與復活之間是沒有任何可以想像,因為死亡之後就直接連繫到終末審判。

值得留意的是,由馬丁路德創立的信義宗教會,今天的喪禮禮文是沒採用到靈魂睡眠說,原因不明,其中一個可能是如死了不是立即「安息主懷」,對其家屬朋友是有欠安慰。

而另外「居間狀態說」,意即有一個中轉地方,死人會在那裡安排等候復活/末日,如新約的「樂園」,或者是「陰間」,已死之人可以在居間狀態等候。

聖經中「基督從死裡復活」的原文是「從死人中復活」,猶太人一向相信有居間狀態;如果基督真的從死人中復活,那在等候的死人其實仍可以與基督相遇。

就如彼得前書3:18-19︰

18因為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 ,

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,

為要引領你們到神面前。

在肉體裏,他被治死;

但在靈裏,他復活了。

19他藉這靈也曾去向那些在監獄裏的靈傳道,

這經文歷代有不同的解釋向度,但其中一種主流的理解角度是指基督進到陰間,向其他被拘禁既靈宣告基督是超過一切的權勢

因此如相信「居間狀態說」,死了不是終結,死後仍有與主相遇的可能

另外羅馬書8:38-39︰

38因為我深信,無論是死,是活,

是天使,是掌權的,是有權能的 ,

是現在的事,是將來的事,

39是高處的,是深處的,

是別的受造之物,

都不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,

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。

保羅提醒信徒,上主的愛是超越生死,人是不會因為死亡,就與基督既愛隔絕;因此在保羅的神學中,死亡並不能將人與基督分開,人可以有再與主相遇的可能。

華人基督教界有一個流傳,指「自殺輕生的人是不能進天國」,因為他們沒有將生命交給上帝,自己選擇放棄。

這流傳的思考角度,在於人自己選擇放棄上帝,但現實的情況是否可以一概而論?

在現代精神復康的角度, 一個人去到放棄自己的生命,多數是因為被情緒病所折磨;香港有三十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、每75人就有一位患上驚恐症、2019年後,香港患上創傷後遺症的發病率急升至12.8%

不少有自殘行為既人表示,其實他們的負面思想及自殘行為多是身不由己;情緒病的發病原因,多達七成是來自遺傳。

因此我們需要自問,我們認識既上帝,是否是一位不問原因,只問死因的神?如果一個人被情緒病折騰而死,而上帝仍判自殺者落地獄,那這位上帝仍是公義嗎?


雖然我們無法判斷自殺者最終能否得救,因為審判主權全屬上帝;但是流傳指「自殺而死的人一定不能進天堂」這說話實在欠聖經神學上的支持。


我們相信上主既愛係可以超越生死,《草原》一曲所帶出「又再遇見」的寄盼,是一種真實存於基督宗教神學的盼望;我們或許因著聖經中的應許,而有天可再遇我們所愛的人。

因為聖經描述的天國是美好的,我相信這美好中有我渴望再遇見的人。




1,229 views0 comments

Related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